close

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 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 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 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觀照自在的覺有情菩薩( 此指觀世音),歷經深般若智慧的圓滿修行後,在觀照中明瞭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是本性空虛不實的,因而得到大智慧,能夠以此救度一切生死輪迴中的苦難眾生。
          佛陀對他的大
弟子舍利弗說,所有顯現的色相與空虛的實相是沒有不同的,也是沒有名義上之分別的;故所有的色相就是虛空本相的呈現,虛空本相也如是同於所有色相;不單是色與空沒有不同,五蘊中其他的受與空、想與空、行與空、識與空,也一樣是如此不 變的道理。
  
        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啊!這是所有法皆具空性實相的道理,沒有所謂出生和滅亡,沒有垢穢和潔 淨的分別,也不會增加和減少。故此,虛空中不存在色相,也不存在受相、想相、行相、識相等等相;人在虛空中是不存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實相, 當然也不存在色、聲、香、味、觸、法等 相對應的六塵幻相。在虛空中沒有所謂眼根的域界,乃至於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識的域界都不存在。虛空中沒有 「十二因緣」中所謂過去世的”無明”,也就沒有無明的結束,乃至於十二因緣中所稱的:行、識、名色、六根六入、觸、受、愛、取、有 、生、老死等等,皆是緣起於性空,因此虛空中沒有這十二因緣的開始,自然也沒有十二因緣的結束。
        
虛空中沒有所謂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合稱為「四聖諦」
),連菩薩所修的「空智」與「果位」,也都是虛幻不實,因此也沒有所謂的智慧或是佛法、佛道可以執取獲得。因為了知生命一切沒有所得、所有的緣故,才能真正的走上有情覺悟的菩薩道。依照圓滿的般若智慧 修行的緣故,因此心如虛空,了無掛礙,因為沒有絲毫掛礙,也就不會有恐懼驚怖的心,才得以遠離 人世間顛三倒四 、醉生夢死,以及遠離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而得到最終究竟的涅槃寂靜。同樣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覺悟成佛者,也是依此種圓滿的般若智慧去修行的緣故,最後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為佛陀
         
故此我們知道,般若智慧波羅 蜜的咒語,是偉大的神咒,是光明智慧的咒語,是最尊貴的咒語,是無可匹敵或超越的咒語,能夠滅除一切的苦惱,是真實的、絕對沒有虛妄的真言。故而說出般若波羅密多的真言
即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真言: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依圓滿的六度波羅蜜修行而到解脫彼岸,讓覺悟的人都能到彼岸吧)


1.般  若
「般若」一般的解釋,是「智慧」,但「智慧」祇能描寫「般若」的表面,不能完全透徹地解釋這二字的神髓,因此「般若」不直譯為「智慧」,而由梵音(古時之印度音)直翻過來,其目的在說明,「般若」二字,在中國文字裏,無法找到二字可以代替。
  「智慧」是指人類對世界萬物所知所解的能力,稱為「世間智」。人的智商有極限,所見所聞,祇是凡夫、凡眼分辨出來的一種見解,並非宇宙的真相。宇宙之 大,非人類智商可隨可及,雖有科學家、哲學家參透宇宙,但站在佛家的眼光來看,還覺得未夠「真知灼見」,因人受六識而生感覺,這感覺是妄知妄見的,祇是人 眼中「自以為是」的一種見解。
  「般若」是指一個人非以肉體感覺器官所論定出來的真實智慧,而以人的靈性所體會的正智慧,稱之為「無漏智」,這包融的宇宙真理,這才是「般若」。你我 皆有「世間智」(智慧),但不是一定有「無漏智」(般若)。「世間智」容易產生,人一出生不斷受教育,但這些教育是人以肉體所能體會的智慧,有極大的局限 性,並非宇宙的全部!直至成長到一個階段,發覺肉體所感覺的世界外,還有肉體以外的精神世界,況且物質世界有極大的局限,物慾使人窮一生之力追求而依然感 到空虛、不快樂,於是開始發現人可藉另一途徑,得到離苦得樂,永遠幸福的方法,而這必須以「無漏智」(即般若)的無上智慧去體會。

 

2.波羅蜜多經
波羅蜜:到彼岸。多:定也。經:途徑、方法。這是說,此經乃是定心以達解脫彼岸的方法。成就一件事,從開始向自己的目的地出發到完成,印度人就叫做「波羅蜜多」。在這個過程中所用的方法,亦稱為「波羅蜜多」。因此「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說依照般若的方法,從茫茫苦海中解脫生老病死苦,到達永恒的快樂,這過程就是「般若波羅蜜多」了。

 

3.菩  薩

為「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為「覺」之意;薩埵為「有情」之意,新譯作「覺有情」,即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之意;舊譯為「大道心眾生」,意即志求無上 道者。此外又可稱為開士、高士、大士。經云:「自利利他,勝如實修行,自求菩提,亦化眾生,令得菩提。」向上追求無上佛道,向下度化眾生,正是菩薩行的具 體行持。自發菩提心修學菩薩道,稱為「初發心菩薩」,於因地中勤行精進,發四弘誓願,修四無量心、四攝法、六波羅蜜等,自覺化他,「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 好」,歷證五十二階位,最後福慧圓滿而成佛。
  過去有無量數菩薩中,有幾名較有名的大菩薩,如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及普賢菩薩,分別以悲、智、願、行為修行度化法門,四大菩薩化身各曾出現在中國四大名山(普陀山、五台山、九華山、峨眉山),行菩薩道,廣化眾生。

 

4.五  蘊

又稱為五陰,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色蘊: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創造;

受蘊:就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捨三受;

想蘊: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

行蘊: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

識蘊:就是分別、判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

在此五蘊中,色蘊屬於物質,其他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

 

5.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等,稱為十二因緣,就是佛教所說因果報應和輪迴不休的根本規律。是用來說明如何由煩惱帶來苦果的最好公式。佛法所講的正法,就是對生命的判析,從十二因緣來觀照;觀成之後,便會覺悟到人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同時,也能夠覺悟到人的生命之虛妄,便可從執著的煩惱之苦,而得解脫。

1「無明」:即是惑,就是沒有智慧的、錯誤的認識,執著我、我所而不放。這個實我就是煩惱的根源,一切苦果都是從這個根源而來的。由無明而導致我們的身、口、意等造就錯誤行為,這就是無明

2「行」:因為無明而產生行為,造就業,行也就是業。無明與行都是前生的因。

3「識」:則因為有前生造作的業作為基因,就使得識帶著這個業因來投胎受生。

4「名色」名是指精神、心識,色是指物質。胎兒在母胎中,六根尚未長成,唯有心識與胎形,即稱為名色,就是投胎時精神與物質結合體的初級形狀。

5「六入」,在母體中逐漸生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將來因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由此六處而進入,所以胎兒在母體內,六根逐漸完備的階段,稱為六入

6「觸」胎兒出胎後,六根與外在六塵境接觸,就稱為「觸」

7「受」:乃是觸生出來的果報感受。為根、塵、識相結合所生的感受,可分為苦受、樂受、捨受。對於逆境身心感覺苦痛、煩惱,稱為苦受;對順境感覺身心適悅,稱為樂受;對中庸境,覺不苦也不樂,稱為中庸受,又稱為捨受。這都是由前世之因而感生的現世苦果。這苦報的程度如何,完全由前世的業因而定,絕對不能依今世的意志為轉移。

8「愛」:既然有了感受,就必然會因感受而產生好惡的分別,生起慾愛、貪戀之心。

9「取」:有了愛,接下來便是由愛而生的取,想要據為己有。

10「有」:因取而有,有了什麼?有了感招來生(依報而受苦、樂)的因。來生受報的因,就是由於今生的「愛、取、有」而來,它也是絕對不會平白無故地消失的;它就像檔案一樣把你所造作的善惡業一件一件地給你儲藏紀錄起來,一旦機緣成熟,便引生你應得之報!

11「生 」:即是由今生所造的業將會感招來生,以繼續接受果報。

12「老死 」:由生而老,由老而死,是人類所不能避免的過程,誰也違背不了。

 

6.四聖諦

四聖諦是基礎的佛學,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的第一個夏天,最初在鹿野苑為五位比丘弟子所講的佛法,就是四聖諦。四聖諦是指四種道理,是如實,非不如實,是 真實不虛的,故名為聖諦。在佛的觀察和體驗,苦和苦滅,永遠是眾生所需要知道的,人類要想離苦,必定要斷絕受苦的原因,如何斷除受苦的原因,就必須修行滅 苦之道。這是四種真實的道理,因此稱之為四聖諦。 

(1) 苦聖諦:苦難相,苦已發生。也就是說,聖人已經知道了三界眾生即是受苦的事實,由於苦難、苦厄、苦惱等的現象,使娑婆世界的煩惱眾生,頭出頭沒,流浪生死,永無了期。

(2) 集聖諦:生起相,使苦的事實發生。就是先有了引生苦果的行為,構成了受苦的原因,才會發生苦的結果。苦的原因,是由於眾生在煩惱愚痴中造作種種不善行為,而形成一種力量,名為業力。這股力量,就是將來要受苦的原因。

(3) 滅聖諦:寂靜相,苦已中止。聖人已經實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苦已是不存在了,停止了接受苦的事實。

(4) 道聖諦: 出離相,使苦停止。如何使得苦的事實不再產生或停止呢?必須要修滅苦的道,那就是運用正常、正當的生活,以及清淨的身心,杜絕造作種種惡業的機會。修道和 非修道的生活是不一樣的,不修道,一定永遠在造作苦的因,不斷地接受苦的果;修道則不再繼續造作苦的原因,自然也不會再有苦的結果。 

在世間時,集苦互為因果,集是苦的因,苦是因的果;求出世間,道滅互為因果,道是滅的因,滅是道的果。

 

7.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舊譯為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是指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經是境界的最高智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表示已經成佛。

 

8.佛  陀

「佛」為「佛陀耶」的簡稱,乃梵語之音譯,為如來十種稱號之一。如來十號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 佛、世尊。」一般習慣簡稱「佛」。「佛」之意譯為「覺者」,即覺悟真理的聖者。覺有自覺、覺他、覺滿三種層次。

「自覺」:眾生常處於不覺之境,起心動念不離貪、瞋、癡,故《地藏經》云:「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若能時時反觀自心,覺察、覺照,證悟本自覺性,斷除貪、瞋、癡等煩惱,即「自覺」義。

「覺他」:不僅自覺自利,更進一步助人覺悟,利益他人。如勸人正信因果、斷惡修善,或教示佛性本具、緣起性空等真理,助其了悟生命真諦,自覺覺他,饒益有情,即「覺他」義。

「覺滿」:即自覺圓滿、覺他圓滿、覺行圓滿,亦稱為「三覺圓滿」。釋迦牟尼佛即為三覺圓滿之聖者,其自覺、覺他皆達究竟,說法四十九年,度化無量無邊的眾 生,令有緣眾生皆能發菩提心,得證聖果;且佛度眾生,不為時空所限,其教化延續至今,令後世眾生亦能如法修行;此即三覺圓滿之境,故稱之為「覺滿」。

 

9.六度波羅蜜

在大乘佛教中,六度萬行是菩薩修行成佛的重要功課。其中,“六度”又稱“六波羅蜜”,指六種圓滿修成的要點。而“萬行”則是對六度的實踐。“六度”即六種功德,如能貫徹地完成,便能成佛。每種功德均能去除一種特定的業障。

(1) 佈施: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例如財、物的佈施 (外財佈施) 外,身體力行當義工、捐血(內財布施),佛法的傳揚 (法佈施) ,給予人安慰、和信心(無畏佈施)。佈施能除去貪慳。

(2) 持戒:恪守戒律 (如五戒、十戒) 等。持戒能使自己身、口、意清淨,不再妄造惡業。

(3) 忍辱:不把任何對自己的侮辱或攻擊放在心上、坦然面對苦難,隨緣受報消業,以及培養耐性。忍辱能除去瞋恚心。

(4) 精進:簡而言之,就是勤勞地修行。精進能除去懈怠。

(5) 禪定:學習靜坐,心無雜念,不為俗物迷惑顛倒。禪定能除去散亂心。

(6) 般若:閱讀、聽聞佛法,增進對佛法的瞭解、增長智慧。般若能除去愚癡心。

行六度時,不能另有目的 (如佈施不能以追求地位、福報、名譽為目的),作成的功德方能稱為波羅蜜.

http://www.buddha.twmail.cc/HeartSutra/literature_new.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