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有兩位大師,一位是寒山大師,一位是拾得大師。寒山是文殊師利菩薩化身,拾得是普賢菩薩化身。原來寒山和拾得是最好的道友。拾得(是豐干和尚在路旁 拾來的嬰兒,在國清寺養育成人)他在廚房管理燒水的工作,每天將殘餘的飯菜裝在竹筒內,供養寒山。寒山住天臺山月光岩洞中,每天到國清寺來取殘餘的飯菜。 因為兩人志同道合,常在一起說笑,全寺僧人認為他們兩人是瘋子,所以不理他們。誰也不知道他們兩人是菩薩化身,遊戲人間,來度應度的眾生。

有一天,閭邱胤太守見到豐干和尚(彌陀化身)便問:「禪師!過去諸佛菩薩,常常化身來到世界,現在諸佛菩薩是不是也化身到這世界來?」豐干和尚說:「有 啊!不過你不認識而已。現在在天臺山國清寺廚房燒水那個和尚,就是普賢菩薩,他有位道友寒山,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怎說沒有呢?」閭太守聞之大喜,拜別而 去,急往國清寺,專誠拜訪寒山、拾得兩菩薩。

來到國清寺,知客僧見太守光臨,慇勤招待一番,得知太守的目的,覺得奇怪,不知太守為什麼要見兩個瘋人?覺得莫名其妙。乃引導太守來到廚房。此時二人大說 大笑,瘋瘋癲癲的樣子,令人好笑。可是閭太守恭恭敬敬地給二人頂禮,必恭必敬地說:「弟子閭邱胤請兩位大菩薩慈悲,指示迷津。」拾得大師說:「你在做什 麼?」太守說:「我聽豐干和尚對我說,兩位是文殊和普賢二大菩薩的化身。所以特來參拜,懇乞開示。」

拾得一聽,向後倒退而說:「豐干饒舌!豐干饒舌!豐干是彌陀化身,你不去拜彌陀,來麻煩我們做什麼?」說完便退到寺門之外,到天臺山月光岩,退隱石壁中。太守一看,大失所望,二位菩薩隱藏起來了,所以心中在想:「回去拜彌陀吧!」等他回來時,豐干和尚已圓寂了。


寒山拾得的故事


唐代拾得大師為普賢菩薩的化身,他是天台山國清寺豐干禪師在山道旁撿回來的,所以叫拾得。拾得在國清寺安住下來,長大以後,上座就讓他擔任行堂 (添飯) 的工作。時間久了,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為與名叫寒山的貧子,相交最為莫逆。因為寒山貧困,拾得就把齋堂里吃剩的渣滓用一個竹筒裝起來,給寒山帶回去 吃。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說︰「如果世間有人無端的誹謗我、欺負我、侮辱我、耻笑我、輕視我、鄙賤我、惡厭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謙讓他、任由他、避開他、耐煩他、尊敬他、不要理會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問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處事秘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纏呢?」


拾得回答道︰『彌勒菩薩偈語說,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乾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
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如果能夠體會偈中的精神,那就是無上的處事秘訣。』


當時台州牧閭丘胤問豐干禪師,何方有真身菩薩?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禮拜,二人大笑曰︰「豐干饒舌,彌陀不識。」意思是說豐干乃彌陀化身,惜世人不識。說後,二人隱身岩中,人不復見。胤遣人錄其二人散題石壁間詩偈,今行於世。


六道輪迴苦,孫兒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內煮' '這是唐時寒山大師看到一個俗家人娶媳婦,這新娘原是他的老祖母轉世,同時再看到坐在筵席上飲酒食肉的來賓,原是過去他

­家裡的牛馬,而鍋裡的豬羊魚肉,都是他們家的六親眷屬轉生。大師看了,可憐六道凡夫眾生,不明因果,顛倒妄為,不禁悲從心起,號啕大哭


豬呀豬呀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來我不宰,你向吃的去討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lerius66 的頭像
    valerius66

    valerius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