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與人生

一、八正道的名稱

  八正道是佛初轉法輪所說,是三十七道品中實踐法門的方法,是四諦法中的道諦,是超凡入聖的通途,是離苦得樂的要道,是從此岸渡彼岸的船筏,是學佛人皈依三寶以後要走的道路,是修行從迷到悟的基本法門。

  正道者不是邪道,不是非道,更不是旁門左道,而是能夠斷煩惱,又能通達聖境的大道,故名正道,又名聖道。八正道者,共有八條,皆是正道,皆是通往聖賢的大道。此八正道的名稱是:

  (1)正見~正當的見解。

  (2)正思惟~正當的思想。

  (3)正語~正當的言語。

  (4)正業~正當的行為。

  (5)正命~正當的活命。

  (6)正精進~正當的精進。

  (7)正念~正當的意念。

  (8)正定~正當的禪定。

 

二、八正道的宗旨

  是指導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是從修行實際體驗通往涅槃的解脫正道。我 們究竟要如何去實行與體驗呢?依據〈大毘婆沙論〉所說:〔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復得正業;由正業故,復得正命;由正命故, 發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如是啟發自己,認真實行體驗這八正道,便能趨向解脫自在的境界。

 

三、八正道的意義

  也就是解釋八正道的內容,從經律論各方面引證,簡略說明八正道的意義,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如何去運作八正道,是與我們人生不可分離的。

  第一、正見

     人生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觀念,修學佛法的人,正見更為重 要。《勝鬘經》說:〔非顛倒見,是名正見。〕如果人生終日妄想顛倒,這叫做想倒、見倒、心倒,主要的就是沒有正見。《華嚴經》上說:〔正見牢固,離諸妄 想。〕所以要想遠離妄想和顛倒見,就要正見牢固。《大智度論》說:〔正見是智慧。〕其實正見就是真正的智慧,什麼是真正智慧?若以學佛修行證果的聖者來 說,要得到無漏的無分別智,見到四諦的真理,方可名為正見。有了正見的智慧,才能觀察到世間萬法的現象果報,都是由因緣和合所生起,都是在緣聚緣散的生滅 變異中,也是人生無常苦空的實相。

 

  第二、正思惟

     既見四諦之理,了知世界人生的真相,的確都是無常苦空,再加 上正思惟的意志,令真智慧增長。《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增上力故,所起的無瞋恚,無害想,是為正思惟。〕若人能修慈心,可止瞋恚想,能修悲心,可止害 他想。若能夠無瞋無害,則心清淨,具足柔軟,這必須正見有力,具正思惟,才能作到。

 

  第三、正 語

     就是正當的言語,善良的口業。例如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必須說話真實,不花言巧語,不離間語、不粗惡語;說真實語、說正直語、說稱讚語,以及說柔軟語,這些都是正語。能時常說正語,令人生信心,令人生歡喜,對人有利益。

 

  第四、正業

     是指身業正當的行為。《瑜伽師地論》說:〔或於住時,於己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即指生活習

     慣,有好規律,就是正業。於十善業中,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等業,名身正業。

 

  第五、正命

     指正當謀生活命的方式,捨離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求食等諸生 活資具,例如對經濟來源要合理,道德應重視,社會要和諧,感情要淨化,如是等活命,是為正命。在《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中說:〔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 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例如開賭場、屠宰場、或販賣殺生用具等,以此謀生,都非正命。

 

  第六、正精進

     又名正方便。精而不雜、進而不退,就是努力斷惡修善。經上說:〔在家懶惰,失於俗利;出家懈怠,喪於法寶。〕而在《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更說:〔懈怠是一切惡道之根本,是生死之種子,世間一切苦惱,皆由此而生。〕欲斷生死縛者,應當精進,捨離懈怠。

 

  第七、正念

     又作諦意。即是指正道清淨意念,不生雜染邪念,正念諦觀〔身受心法〕四念處觀:

     1、觀身不淨~諦觀身內,充滿糞尿,涕唾不淨,眾穢所集,不應貪愛,妄生執著;破除我身愛執,藉此修行淨道。

     2、觀受是苦~諦觀世界苦樂感受,無非是苦。生老病死,固然是苦,當快樂變幻消逝時,亦是無常,因此佛說:〔樂壞名為壞苦。〕是故〔應觀人生是苦〕。

     3、觀心無常~即諦觀此心,念念生滅,時時變遷,猶如猿猴野馬,難以駕馭,心念變化無常,忽而天堂地獄,忽而惡鬼畜生,故應〔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諦觀諸法, 因緣所生,皆無自性。諸法如幻如化,自體了不可得。五欲塵勞,世間萬物,無一自主,故曰〔觀法無我〕。

 

  第八、正定

     即修行正確的禪定。收攝散亂身心,令心專注一境,以培養智慧的能源,充實悟道的方便,故名正定。

 

 

四、八正道的作用

  修行成就八種正道,便能夠遠離八種邪道。例如:

  正見~能夠遠離邪見。

  正思惟~能遠離邪思惟。

  正語~能遠離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等邪語。

  正業~能遠離身體行為等邪業。

  正命~能遠離不合理與不道德等邪命。

  正精進~能遠離不合理、不道德與無益等邪精進。

  正念~能遠離一切邪念。

  正定~能遠離一切外道邪定。

  平常修行此八正道法門,能有遠離八邪的作用。

 

  以上這八正道法門,是現實人生應走的道路,是學佛人皈依三寶之後要走的正道,是佛門聖者所行的中道,故此也是學佛人應知應行的光明正道。


http://www.dharmalineage.org/Docs/chap06.htm

--------------------------------------------------------------------------------------------------------------------------------------------

四聖諦的聖,是無依無靠的意思,有依就有苦,無依就無漏,不會失去覺察。聖不是說他的一切都比別人行,而是一種清淨、單純、沒有煩惱,沒有貪瞋痴。諦是指世間的真相。

出世間就是超越世間,不隨世間轉、不隨境界轉。世間代表境、代表欲、世間是與煩惱相應的。出世間就是不隨境轉、不隨欲轉、不與煩惱相應,不但不隨境轉還要超越世間的生死輪迴。

空住就是住於空,住是生活,空是無我、無我所的意思,以無我、無我所為生活方式叫做空住。

佛教最基本的內容就是四聖諦與八正道,其他的東西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與闡揚。

八正道是聖弟子的生活方式。我們在還沒成為聖弟子之前,也一樣要走在八正道上。

 

世間八正道與出世間八正道

世間八正道是說,不是為了要出離世間,超越世間,只是為了提昇生活品質,改善人際關係,修人天福報。若是修出世間的八正道,要有「依遠離、依離欲、依滅、 向於捨」,這種法的作意,在經典裡稱它為法次法向。法次法向就是一個大方向、大原則。它要依遠離,遠離世間的思惟方式、注意事情的角度,遠離由三角關係所 演變出來的善惡是非觀念。善惡是非的觀念有很多都與離苦沒有必然的關係。

就像我們想要對人慈悲、對人好,表面上是說為了要減輕對方的痛苦,卻往往沒有考慮到這種的減輕有可能增加對方對我們的依賴,好像吃鴉片上癮。這樣就不是真 正的幫忙和慈悲,不是出世間。世間的八正道有可能是為著還要擁有欲望,要讓世間更美好,甚至相信世間「有解」﹙台語﹚,有辦法沒有苦。這種的想法就與出世 間法不同。出世間基本上是相信世間無解,世間一定是苦、一定缺乏,一定是三角關係,一定是食物鏈,一個生物吃另一個生物。出世間的目的,是為了無欲望,不 是為了欲望。

 

苦諦當知當解

人的特性就是有不忍之心,我們在修行,都去看到苦,會不會很苦?不會。為什麼不會呢?這個苦的意思是,我們若真的瞭解世間是苦、是缺乏﹙貧窮﹚,就能如一 句成語所說的「安貧樂道」,我們把它改成「安苦樂道」─安住在世間的苦,以喜樂的心來踐履八正道。用中國成語「安貧樂道」來說,我們雖不是很富有,在貧窮 欠缺中仍然能以走在八正道上為樂。把安「貧」樂道的貧改成苦,就很適合描述聖弟子的心態,他是安「苦」樂道─對苦諦有徹底的瞭解。如果我們對苦有徹底的瞭 解,就不會逃避,都能承擔,因為我們已經瞭解,承擔苦是為了要離苦,不是為了避苦,也不是為了修苦行,而是為了要走在八正道上,減少世間的苦,不是要讓世 間沒有苦。

世間不可能沒有苦,就像不可能沒有貧窮一樣。做為一個修行人,除了安貧以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安苦樂道,要安苦樂道之前先要瞭解什麼是苦。所以四聖諦最有名 的一句話:佛陀說:「苦諦當知當解」、「集諦當知當斷」「滅諦當知當証」,滅諦就是涅槃寂靜,「道諦當知當修」,道諦就是八正道。

八正道的「正」不一定是邪的相反,佛教講的「正」有中道的意思,但又不抓取。抓的太緊,就不可能有中道。每一個諦都要當知,先瞭解以後再徹徹底底的體會, 叫當知當解。「解」在此指體會一切都在燃燒的意思。什麼是苦?一切都在燃燒。有要,就有不要;有愛著,就有礙著。比如說,你有愛著,就會怕他生病,怕他 死,怕他器官老化,怕他得癌症。怕來怕去,不只怕他,我們也怕自己老、病、死、生死不自在、生病沒人照顧。這個怕都是苦。所有的苦都是由此變出來的。

 

集諦當知當斷

我們高興的時候很怕無常,因為會希望歡喜的感受能夠繼續;如果痛苦的時候,很喜歡無常,希望這個苦能趕快過去。這就是我們對無常的莫可奈何,苦來時,希望 苦趕快過去;樂來時,希望樂不要走的那麼快。這種對「受」的黏著性就是集諦。苦的形成,與感受很有關係,我們對樂受有愛著,對不舒服的感受有排斥,感覺有 東西礙著,那就是集諦。如果想詳細分析,就要用十二因緣來看。

我們把十二緣起劃成十二個同心圓,最裡面是無明,第二層是行,第三層是識,第四層是名色,第五層是六入,這樣一直劃出去,看我們現在是在那一層裏面,是轉 出來還是轉進去,知道並能夠承擔,這叫「當知」。承擔得起,知道現在是在那一層輪轉,又沒有排斥,又知道方向。知道方向就是要斷這個輪轉,在十二緣起裡能 回心轉意,回來心的源頭,回到最安靜、最接近涅槃寂靜的心。無論世間有多亂,無論我們的遭遇有多壞,甚至多好,都要回到最安靜的心,去看我們的心是否能安 靜。我們的心真的能靜下來嗎?

不管在順境或者逆境裡,我們的心若不能一心不亂都不算很好。能看到這個現象,就能很快回到十二緣起裡面去照應,照到我們現在是在那一層輪轉。能很快照應 到,我們的心就能很快靜下來,看它是要收縮或者膨脹,要拉進來還是要推出去。這時若是在十二因緣最外層的苦,還要繼續抓取嗎?還要繼續苦嗎?願意放否?這 就決定我們到底是要往內收縮進來,還是要向外膨脹出去。

 

滅諦當知當証

能夠一直回到我們的心,知道它需要清淨,需要寂靜。無論境界是好、是壞、是逆、是順,我們都以最寂靜的心迴向給世間,都能很安住。這就是對涅槃寂靜有某種程度的瞭解,這樣叫「當知」,有方向要去實踐、要去體驗,這叫滅諦當知當証。

 

道諦當知當修

我們要達到涅槃寂靜,是要用一種生活方式。每天一醒來時,身口意六根要怎樣觀察世間。去看世間不分裡面,不分外面,甚至說,世間是在我們裡面,不是在外 面,因為我們所看到所瞭解的世間,都是根據我們六根觸境所生的相。台語有一句:「你知影否?」,這句話說的很好。就是無論你知道的多詳細,也只不過是個影 像而已。我們都感覺世間在外面,但你若無法用六根去觀察體會,它就跟你沒有關係。所以我們所看到,所聽到,所感覺,所體會,所推算都是在我們裡面,是我們 對外境的取相。

一個眼睛瞎了四五十年的人,現在去動手術,當他眼睛一睜開時所看到的是模糊。剛出生的嬰兒也沒有辦法見到人,有看到卻像沒有看到。我們現在能看到東西,那 是一種習慣,一種衝動的用力。如果用很靜的心,眼睛剛張開時是看不到東西,耳朵一開始第一個聲音是沒有聽到的。你要開始有注意,有用力,把習慣叫回來才開 始有看到,有聽到,那也只是剎那間的事。

我們有看到東西,其實也同樣看不到其他的東西。所能看到的範圍又限制所看的東西,與欲望限制我們的世界一樣。一個人玩物喪志,沈迷於一件東西時,就不會去 玩其他的東西。就像一個人很喜歡住台北市,就不知道台北的郊區有多好,大自然有多好他就無法體會。所以佛教說色聲香味觸,色是礙,你有看到就是沒看到,所 以欲界也好,色界、無色界都是礙。我們只看到欲界的好處,沒有看到欲是礙。

佛教對業的看法是,業是每個人一定有的,已經發生的都叫做業,業就是一種引力,我們今天會去找什麼樣的工作,讀什麼學校,和誰結婚,當誰的兒子、兄弟、朋 友都是業,都是引力。但是你要怎樣面對你的引力,就要用所學的法,所修的道來面對。我們若能面對業無煩惱,無愛,無礙,無恨,無無明,諸行就滅了。諸行滅 就是解脫。即使剁掉一隻手、一隻腳,也沒有煩惱,照樣解脫,諸行滅。

 

一切燒燃

世間一切都在燃燒,一切都在收縮、膨脹。我們的六根都在燒,眼睛看東西,耳朵聽東西都需要能源,需要燃料。所有的生命都要消磨,都要用力,它是一種內在的 燃燒,就像動物需要氧氣。那個氧氣就是在燒。只要有身體,就會散熱、會燃燒,這個燒會讓我們老。它是個不可逆轉的過程。我們唯一不老的是心不會老。身體會 老、會受苦、會悶熱,但我們的心不會悶熱。修行最主要的,是要體會,身體也好,五蘊也好,與我們的心是能夠分開的。比如說,我們雙盤打坐,感覺很痛很痛, 可是心卻沒有任何的苦受。主要就是去體會,心與身是可以完全分開的。我們的身體可以是很悶熱,心卻是清涼的。在苦裡面,我們知道身體在受苦,知道身體的眾 生感到很熱在流汗,這種知道的心,是不會跟著身體受苦的。

 

有依就有苦

所有的東西都在燒,都在分解,這就是苦。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有愛著就有礙著,這種生存無法避免的,叫做苦。我們有很多的愛,就有很多的礙;有很多的 要,就有很多的不要。若都沒有愛到,你又覺得人生沒有什麼意思。你說,那只要慈悲就好了。如果那個慈悲不能離開依賴,那個依賴就是苦。有愛就有依,有依就 有苦。若不能無愛無依,就不能不苦。

比如一位居士說愛是樂,失去愛子才是苦,他無法瞭解愛才是苦,無法把愛變成慈悲。所以經典上,魔說:「牛主依牛喜,人子依子喜,人喜依所依,無依則無喜」 佛陀修正說:「牛主依牛悲,有子依子悲,人喜悲所依,無依則無悲」世間人都要有依靠,這正是魔的想法,但佛陀的想法是,人若有所依,就一定有悲,甚至可能 人的喜是悲的來源。這個喜不同於慈悲喜捨的喜,慈悲喜捨的喜是對世間的事情正面對待,和這種欲望的喜不一樣。至於尋伺喜樂的喜,是尋伺妥當的那種心花朵朵 開的喜,很開心的意思。那是你觀呼吸,觀地水火風,觀青白赤黃,觀到全世界都變成青色,再凝縮變成一個水晶,觀色彩的變化,看到那個變化的世界很新鮮,你 未曾看過,一種雞皮疙瘩的歡喜。

我們若能看到世間的苦,就是因為我們有依。比如愛情,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追求一個依賴,一個感情的來源。你說感情的依靠是快樂的來源,但它也可能讓你很 痛苦。所以說,人喜悲所依,你依靠感情會偷偷的歡喜,但心裡會覺得沒有穩當,因為你沒有佛法、三寶讓你依靠。三寶是在心裡,而不是在外面。所以我們說,以 佛為心、以法為意、以僧為識,我們的心意識都是三寶,我們歸依三寶的目的,是要讓三寶來印心。它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內心。但是人們所依靠的,都是外在的東 西,包括人、感情,這個「人喜悲所依」,就是牛、就是人、就是感情,而這些東西就是苦,就是無常。

 

正見

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就是要無時不見無常、苦、無我。能夠無時不見無常、苦、無我、就能體會涅槃寂靜少分。你真的看到無常、苦、無我,就能同時見到涅槃 寂靜,因為你真的見到苦海,就見到苦海有邊,你若沒有見到苦海,就真的苦海無邊,會苦不了,無法超越世間的苦海。正見就是見到四法印,在看到無常、苦、無 我的同時也看到涅槃寂靜。看到有依就有苦,無依則無苦。

看到對人好、對人慈悲,是為了要減少我們對世間的依賴。幫助他是為了不用再幫助他,養育兒女不是為了要增加他對我們的依賴,是為了他面對世間的無常、苦、 無我時能夠自在。這才是慈悲的父母,同樣的,我們對待父母,也要幫助他們面對世間的無常、苦、無我,無依賴才是快樂。

我們看到世間苦的來源,是因為過度的依賴與恐懼、怕死、怕得癌症?得 癌症就是我們有個發瘋的母親與我們住在一起,那是與我們有緣的眾生,你能夠對待它就像對待發瘋的母親,這樣較如法,對你、對癌細胞都有好處。遇上了,不要 排斥,癌細胞也不要我們快點死掉,因為我們若死了,它也要跟著死。它來了,就是對我們有依賴,要跟我們修行。我們要怎樣安住當下,承擔它來與我們共住,用 這種態度對待生命,你不會驚慌恐懼。現代人很依賴醫生,不管這個病看醫生有沒有效。一個修行人若得重病,他不依賴醫生,時間到了就是要死,這就是對生病一 個很自在的態度。我們現想存一筆錢,都是為了得重病時而儲蓄,這就是活在恐懼裡。老病死是生命的過程,我們每一秒都能活在當下比什麼都重要。修行就是要學 習如何生死來去自在。

 

正志

我們談十二緣起,無明之後是「行」,行就是意向,要靠正志來轉。八正道的第二項就是正志。有時把它翻譯成正思,但它的意思較偏向正志,就是正確的意向。正 見就好像明,明世間無常的風浪,我們要瞭解風浪的性質,顧好帆船,順著風勢,但又有我們要走的方向,這樣叫正志。

正志就是慈悲喜捨。有了正見,明世間的無常、苦、無我之後,要用慈悲喜捨來面對世間種種的苦,降伏粗的煩惱,才有辦法進一步修身口意行。我們絕對不害人, 不對人不好,不讓惡意生出來,惡意如果生出來,心就不會清淨,就有不安。所以起一個念頭想要害人,第一個傷害的是自己,不是別人。人性,都不想要害人,對 人有惡意,你光想,就已經很難過了,內心很掙扎。我們若能看到這種痛苦,就會覺得很不值得。而只想要對人好,只要想到對人好,心情就很愉快。所以慈悲的人 很柔軟,常常有歡喜心。

我們能常常有力量,有時間對人好是很重要的。若因為做生意、賺錢,忙的沒時間對人好,那樣的生活絕對沒有品質。能對人家好,卻沒有對人家好,那個時候若死去就錯失良機,了去﹙台語﹚。同樣的,萬一對方死去,你也是了去。

 

正語

我們說話要斟酌五項條件要實在,不妄語虛誑。時機適當,時機不對會傷到對方。要柔軟,不粗澀惡口、不斥責侮辱譏諷。要有助益。慈心,出自善意,不兩舌、挑撥離間。若不符合這五個條件而說話,都是造惡緣,造了都會後悔,後悔就很難打坐。所以打坐的人會很注意自己的說話。

 

正業

正業的意思是不以殺、盜、淫為樂。要絕對的不殺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不以殺為樂。這樣可以減少瞋、厭嫌的心。所以不殺的意思很深,你厭嫌的心愈重,礙著的心 就愈重。不偷不盜是為了減少貪心,也很難絕對不偷,重要的是,問自己的內心有貪否。邪淫就是一種痴。很多夫妻想透過房事來証明彼此是否愛對方,或者人云亦 云,這就是愚痴。

我們的工作若不能與修行配合,這種工作是沒有品質的,因為你這個時候若死去,是不值得的。我們一生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工作是為了不用再工作,賺錢是為了不 用再賺錢,生活是為了修行。不要想說十年後退休才來修行,才捨得花錢,到時候你若死去,會很不甘願的。出世間法的意思就是,工作要與修行完全有關係,與慈 悲喜捨,與涅槃寂靜完全有關,才叫正業。正命,命是工作,正業,業是日常的行為與修行有關係。

 

正命

為活命、為布施、為修行。捨邪命﹙殺業、人口買賣、軍火買賣、高利貸、違約詐欺﹚。正命的命指我們的職業、謀生方式。賺錢一定要跟生活品質的改善有關,不 但使自己快樂,也要讓四周的人更快樂。賺錢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生活上的那種捉襟見肘,不必依靠別人,然後有較多清閒的時間。

在西方國家,禮拜日原來的意思叫安息日。安息日就是安住在呼吸,這一天是不可生產、做生意的,因為每一個生產,對人來說是生產,對眾生來說卻是破壞。古代 七年的農地要休耕一年,就是讓大地有復甦的機會。人也是一樣,不可賺錢賺到沒有禮拜日,賺到沒有修行的日子,這樣就不是正命。八關齋戒的意思不是為了那個 戒,是為了有清閒的時間好好修行,來觀察我們的身口意。是為了這樣,佛教叫做布薩日。

 

正勤、正念、正定

正業就是身,正語就是口,正志就是意,身口意都清淨叫做三妙行。所以八正道可看出來,以無間根本作意進入正見,然後有守護六根、三妙行,身口意都看顧好 了,這時才能真正地精進。正勤﹙正精進﹚是說不管任何時候都正知正念,有把修行放在心上,不再隨世間的價值觀輪轉,真正想要解脫、出離。用這種心,用這種 守護六根、照顧身口意的心,用這種時時刻刻正知正念、以慈悲喜捨迴向世間的心,這叫做正勤。

方法上,要常常回到初發心,肯歸零,肯重新開始,回到當初的勇猛精進,然後是分別已生與未生,知道什麼是已生之惡、已生之善、未生之惡、未生之善,對一切的如法、不如法,知道如何補強加減。

有了正勤之後,修四念處才會事半功倍。很多人無法瞭解,只修一個心念住就可以証果,其實它是以前面的做基礎。修四念住,不用修到法念住,在心念住、受念住 都能見法証果,因為前面已經有正見、正志等。所以在心念住就能契入法,真正看到無常、苦、無我及涅槃。看到的時候就見到法了。

正念之後就是正定。這個正勤是正知當下,隨時有正知,可以回到當下,有把世間的煩惱當一回事,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正勤第一項是律儀勤,斷未生之 惡,就是靠守護六根。第二項叫斷勤,已生之惡令斷,這主要針對五蓋。第三項是未生之善令生,就是要修七覺支。第四項是已生善令增長,就是擴大已生之三摩 地、三昧相,使它更豐潤。比如說修身至念,把無常、苦、無我的三昧相再觀進去,使它更徹底,或者無相心三昧、三摩地也是。

 

貫穿總說

八正道最裡面是正見,不論外面遇到什麼境界都要拉回來這裡。由這個最裡面的心再出去,有看到世間的真相─無常、苦、無我和涅槃寂靜。然後以出世間的心情迴 向給世間的無解﹙不圓滿﹚,這樣可以減少世間的苦。有正見以後才用正志﹙慈悲喜捨﹚來轉世間的貪瞋痴、人我對待相。然後展現在我們的身口意,心裡有數,有 正知、正念,正知當下每一個動都是為了離苦,知道我們的心是什麼,知道境是心的流出,用這樣的心境來修四念處、修禪定。這樣就是裡面外面都照顧好好的。裡 面有正見、正志,外面用正知當下,用四念處,用禪定來面對外面的世間,中間有身口意的守護。

阿含經常說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梵行就是清淨行,就是走在八正道上。我們是不是一個法身菩薩,就決定在所有的身口意行。一個証果、証阿羅漢的人,就是說他的梵行已立,身口意清淨,都跟慈悲喜捨有關。

 

八正道與戒定慧的關係

身口意清淨﹙正語、正業﹚職業上有守戒﹙正命﹚,這樣就是戒,正見、正志較屬於慧,正勤、正念、正定較屬於定。

戒可分為性戒與制戒,性戒是有所為,制戒是有所不為。有所為的範圍很廣,包括戒定慧。簡單的說,就是依三寶為心,依三寶為意,依三寶為識。以佛為心,佛的 心就是出三界的心,不依靠欲界、色界、無色界。出離三界就是要出離苦海的心。以法為意:用佛陀留下來的法做我們的意向,根本的作意:根本的精進,更白話一 點,就是由衷的注意、由衷的精進。做任何事情,都能由衷﹙從心肝底﹚的注意,那個心肝底就是無常、苦、無我。很誠懇來做一件事情,由衷地呼吸,由衷地走 路,深深的去感覺,不是隨隨便便的。這樣的生活品質絕對是不一樣的,對生命的體悟也不一樣。

同樣講一句話,你是隨隨便便的,還是由心肝底說,你可以選擇。若不能由衷的說話,就不要說,否則那是在浪費力量,不值得。體會到這樣不值得,六根才會收攝,身口意才會收攝。

六根收攝就是正見、正志,身口意收攝就是正語、正業、正命。收攝進來,很精進就是正念、正定。這樣來做就是走在八正道上。走在八正道上叫修梵行,梵行就是 清淨行。修梵行有兩種說法:有房事和不能有房事,但它是有層次的,二果以前可能還有房事,三果以後就完全沒有了。但是不管有沒有性行為,只要走在八正道 上,都叫修梵行。以僧為識,就是修梵行,修慈悲喜捨,有清淨心,向解脫。我們對外境的認識要用識﹙慈悲喜捨﹚,識裏面還有行,行就是意、正志。正志就是如 法的意向,向慈悲喜捨、涅槃寂靜的方向前進。涅槃寂靜就是離欲尋的完成。意向要正確,這就是性戒。

制戒就是有所不為。不打妄語,不講話諷刺人家,儘量不去做傷害別人的事。不管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都要有慚愧心。基本上,慚愧心也是一種見苦不忍之心,感覺 自己可以對人家好,卻沒有對人家好;可以不用對人家不好,卻對人家不好。這樣叫慚。愧是用聖弟子、用別人的眼睛來看我們,我們會覺得愧。

古代的人去朝山是面聖的意思,去看聖弟子、看老師。看到老師的時候你會很慚愧,因為自己有很多行為不如法,老師一看就知道。那叫愧心。所以我們如果知道什 麼時候要去見老師,自己就會加緊用功,因為你若不精進,老師多少有他心通,一看就知道。慚是自己知道,愧是別人知道。愧對歷代聖弟子,愧對佛陀,愧對三 寶。

有慚愧心,戒的力量才會生出來,所以基本上戒的發動力是慚愧。戒的原文叫「Vinaya」, 遠離束縛的意思,什麼是束縛?貪瞋痴才是束縛,若以為戒律是束縛就不瞭解它了。它是為了無諍,為了離開束縛,但是很多人卻拿戒尺去量別人有持戒否?有守律 否?這樣就生出見諍。修行人只能要求自己,由自己開始,而不是去要求別人,所以它是無諍的。那種要別人怎樣就是一個我相加我,苦上加苦。因為每一個人對戒 律的解釋不同,有見諍就失去戒律的精神。

戒定慧可以用三個同心圓來表示。戒要放在最外一層或中間都沒有關係,跟收攝、承擔要互相交換,舉止得宜。最裡面要一心、歸零,要有「空」,能萬緣放下,重 新開始。能重新開始才能重新承擔、重新收攝。一切都要回心轉意,回到初發心,回到我們最基本的起心動念,內心最深的感覺,心才會開,才會有歡喜心,才會有 慈悲喜捨。回來以後,看我們要先修定或先修戒,依自己的根器來選擇。甚至同時戒定慧等持。我們可以用戒來面對外境,也可以用定來面對外境,甚至戒定裡面就 有慧,不一定要嚴格區分。

這三個同心圓表示,拉進來的時候,我們要用什麼態度來對待,推出去的時候,要用什麼態度來面對世間。世間是內外無分別的,用戒定慧,用舉止得宜,用捨來對待世間。

http://www.dharmalineage.org/Docs/chap06.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