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人生第1憾事:沒勇氣去追夢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2日專電)你的人生有讓你遺憾的事嗎?1位照顧垂死病患多年的澳洲護士整理他們臨終對生命的回顧,發現即將往生者的遺憾重覆性高,第1憾事莫過於後悔自己未勇於追求夢想。

魏爾(Bronnie Ware)專門在安寧病房照顧不久於人世的病患,她將自己對病患的觀察與心得記錄在部落格,受到矚目,並集結出書,名為「垂死者的5大人生憾事」。

魏爾說,許多病人被問到一生最遺憾的事,很多答案都很雷同,其中最多的憾事是後悔沒有勇氣忠於自己去追夢,而活在別人的期望裡,許多人甚至連一半的夢想都沒有達成就離開人世。

對健康問題,很少人了解它的重要性,直到自己病了才明白。

第2大遺憾是後悔自己花太多的時間工作,幾乎所有的男病患都有同樣的遺憾,後悔自己為了工作錯過小孩成長,沒有陪伴另一半。

第3個最普遍的遺憾,是後悔自己沒有勇氣表達內心的情感。

魏爾發現,很多人為了和別人和平相處抑制自己的感情,無法成為真正的自己,內心長期痛苦使他們罹患慢性疾病。

第4個最常被提到的遺憾,則是後悔自己沒有和老朋友保持連絡。很多人在病逝前懷念起自己的老友,卻因為沒有常保持連絡而無法再見面,悔恨沒有把握機會和他們相處。

排名第5的人生憾事,是後悔自己沒有快樂些。魏爾說,這個答案的普遍性令她感到驚訝,許多人直到將踏上人生最後一程,才明白自己一生陷在習慣的模式裡,擔心改變而欺騙自己與他人,佯裝快樂,悔不當初。



蘇東坡先生的「廬山詩偈」,據說是一種「悟道」之作。其一云: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未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大義,是說;凡夫的身心尚在煩惱業緣纏縛之中,未能超出三界(只緣身在此山中);故用凡夫的眼光,來看星辰日月,山河大地,森羅萬象,種種境界, 全屬(生住異滅,遷流變化,千差萬別」的幻妄現象(橫側、遠近、高低、各不同)。而不能悟識到「一如」的理體(未識廬山真面目)。
  青原惟信禪 師「上堂法語」有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觀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舊見山祇 是山,見水祇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蘇東坡的這首詩意,便是「未參禪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境界。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來無別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第二首詩是說:修道的人,在尚未「見道」之際,日夜急急遑遑,恨不得有個「澈悟」。所謂:「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更喪考妣」(未到千般恨不 消)。及至證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時,才翻然曉得:「生佛一如,迷悟不二。本自現成,有何稀特」?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依然本地舊家風」。「狂心 不歇,歇即菩提」(到得原來無別事)。此中意義正和惟信禪師的「而今得個休歇處,依舊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有些相似。
  不過吾人當知:這一句 「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的境界,已和「未參禪前,所見山水」不同。未參禪前所見山水,是「認假相為真實」的凡夫執著見地。及至「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水 不是水」的地步,已是悟見「真空的理體」功夫。再到「得個休歇處:依舊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的境界:這已是從真空而轉向妙有的道理了。然而這時所見的 「山山水水」,已是如幻如化,非有非空」;凡夫的「死著固執」,不可同日而語矣。所以說:「到德原來無別事」,依舊是「廬山煙雨浙江潮」而已。
  其第三詩云:
  「溪聲盡事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明日如何舉示人」?
   這首詩的意境,更加高妙了。前兩句乃是透示著:「翠竹黃花無非般若,風流鳥語盡是佛音」的意境。也就是說:盡大地虛空世界國土,無微塵芥子許,不是清淨 法身的。「清淨法身」即是「常寂光佛土」,只以眾生妄想執著,起惑造業,不能證得而已。假若能直下認取,立地承當:別塵塵剎剎,無一而非佛法妙用矣。
   「夜來八萬四千偈」者:釋迦如來,大作夢中佛事。所說「八萬四千法門」:本來是在「無法可說」之中,而方便的「說而未說」。既然是「無法可說」「說而未 說」,那麼還有何法「舉示於人」的呢?此正所謂:「向上一路,千聖不傳」之境。其實:「真實佛法,無開口處」。「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也實在無法用「語 言文字」表達之也。
  總之,這三首詩偈的意境,一首高於一首。而且可能由於網友們的見地不同,而對它的理解各異。尚望識者正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