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與福報

        之前,曾把出世間的功德和世間的福報並舉解說,希望大家有一較正確的認識。後來發現效果不彰,凡夫看待事情的角度永遠只有一種,那就是﹝我﹞。

        我的思考、我的感覺、我的言行,以我為核心對外放射,去建構人生、事物的存在價值。假若無﹝我﹞,一切將從何說起?

 

        功德和福報的混淆亦然。

        福報,原本有其侷限性,例如長壽不一定富貴,有權不一定有錢;你可能子孫滿堂卻終身貧困,或者才高八斗而處處碰壁。

        功德,則非侷限非不侷限。

        有福報不一定有功德,若執取福報,則難獲功德。有功德也不一定有福報,但有功德者不會執取,福報便於累世中逐漸 隨應。

 

        至於福報的獲得,常由布施貧困、供養三寶所致。功德則是因修行證道、菩薩依誓願救度眾生而顯發。

 

        或有質疑:

        ﹝我數十載勤苦修行,為何沒功德?﹞

        ﹝我這輩子行善布施,為何沒福報?﹞

        這是事實!多少人因此退失道心,甚至批評佛法騙人,導致造出了無邊惡業,三途淪落,闇無天日。

 

        在這裏,要從雜染心和清淨心作詮釋。

        雜染心,指內心的貪愛、邪見、分別、好惡、嫉妒爭勝等煩惱。清淨心,指除滅煩惱之後的安樂自在。

        當起雜染心時,即世間果報現前;起清淨心則出世間。

        如以雜染心布施,則不得福報,修行亦不得功德。以清淨心則得。

 

        今試例明義即知。

        雜染心布施者,不得世間福報。:

        其一,因貪生怕死、企求富貴行布施。

        其二,看到他人布施一百萬,而生起勝他之心,於是布施二百萬。

        其三,鄙吝之人為了顏面而布施,然內心實不樂欲。

        其四,雖作布施,卻常干擾受施者。

        其五,布施之後,驕傲矜誇,以大善人、大施主自居。

 

        雜染心修行者,不得出世間功德:

        其一,為求神通、延壽、富貴而修行。

        其二,為避災厄險阻而修行。

        其三,於修行稍有體悟,便四處吹噓,或好為人師。

        其四,非己本願,被迫修行。

       

        福報,能讓世間路好走,非須完全捨棄,只是應隨緣,切莫期盼﹝一定要有福報﹞。

        立足於世間福報的相,進而修學功德的顯發,將比專志於功德更加親切,更為圓滿。

 

        從另一個立場來說,一個追求世間福報的人,永墮六道,不得解脫;一個追求出世間功德的人,則永遠得不到真實的功德。

 

        功德也好,福報也好,求與不求,或得或不得,實在現前一念心而已!

 

【附錄:甚麼是功德】

        在一般佛教徒的觀念中,功德是消災免難、增福增壽的 意思,如使身體健康、賺大錢、家庭圓滿、無疾而終、萬事順逐等,其實這些叫世間的福報,不是功德。功德,應是從修行悟道的

觀念來說的,是出世間的。所以,在佛教裏的功德有三種:解脫德、般若德、法身德。

 

        什麼叫解脫德?解脫就是解脫生死煩惱的束縛,離苦得樂的意思。一位修行人自己得解脫了,還要去幫助別人,讓別人也能得解脫,那就是大功德,就是解脫德。如 果是自求解脫,不想幫別人解脫,那是沒有解脫的功德的。因為這個人自私自利,是自體愛,執取「我」而不放捨,怎麼可能解脫呢?法性寶林的家風 ─ 給人路走,等於給自己路走;幫助別人,即是回饋自己。完成自己,也完成別人,用無我的精神,去發揮慈悲的大願,那才是解脫德!

 

        什麼叫般若德?般若就是智慧。般若是諸佛母,一切諸佛都由般若流出。這是說,一位修行人要成佛,就要有般若智慧,沒有般若智慧,那不用說成佛作祖了,也不 可能開悟,不可能消業障、得解脫。簡言之,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般若。當一位修行人證得般若的同時,就一定獲得解脫;而一位解脫者,一定具備了般若的條 件。修行人自覺自證,成就般若,就會看清世間的真相,了知因緣如幻如化、虛妄不實,就能遠離貪、嗔、痴、慢,沒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這時,他會看見 眾生是如此的可憐,會生起大悲心去拔度眾生苦。即「應病設 藥」,眾生有什麼病,就下什麼藥。現在眾生的心生了病,當然要給他吃心藥,所謂「心病還要心藥醫」。這種度眾的般若是方便般若,而前說自己了脫悟道的般 若,就是自證般若。兩種般若合起來,才有無量功德,那就是般若德。

 

        什麼叫法身德?法身德是由解脫德和般若德而來的。有一句話說:「證一分般若,得一分解脫,成一分法身。」可見三種名相,講的都是同一種事物,只不過用「法 身」來形容時,特別彰顯他的成就境界而已。因為解脫是看不見的,般若的本性是空,更加的無法解釋,而法身卻不同,般若與解脫是離相離念,如實空;法身具足 一切無漏性功德,滿虛空,盡未來際,如實不空。法身在哪裏?法身就是修行人的清淨本心,法身就是修行人所成就的淨土,是攝受有緣眾生同歸的一真法界。法身 太不可思議了!修行人成就了多少的解脫德、般若德,自然就具備了多少純淨、圓滿的法身德。如用另一個方式來說,法身的架構有四:

        (一)修行成就的菩薩,或者是佛

        (二)菩薩同行法侶

        (三)菩薩攝受法眷

        (四)一切與菩薩結過法緣的眾生

 

        法身菩薩自住於淨土,放出心光,這個心光可以 照世間及一切幽冥之處。這就是法身德。

        佛法的功德,其根本是依著三德而立,至於世間的福報,不過是由三德揮發出來的影塵,談不上什麼功德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辨正︰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五祖於方丈室中為 六祖惠能大師傳授《金剛經》,開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時, 六祖自此證悟此一人人於無始來即不住空、不住有、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諸塵境,一向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且此一人人都本來俱足的自心如來雖然一向都無所住,卻剎那剎那藉諸緣而出生陰界入等萬法,一切萬法皆不離自心如來;六祖惠能大師悟得自心如來後,隨即向 五祖稟白他所證悟的內涵: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本來就是那麼的清淨無染。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本來就存在著,從來都沒有出生過,也永遠不會滅失。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本來就俱足一切世出世間法的功德。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面對六塵境界時,一向都是如如不動。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個一切眾生都俱足的自心如來,雖然從來都無所住,卻能藉諸緣出生五陰十八界等萬法。

 

 

大德主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意即是離念靈知】,試問:

離念靈知心如何印證「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一上座由有念漸次進入無念,離念之心即已出生;引磬響,出定時又由無念回到有念,由此可證離念靈知心乃是有生有滅之法,如何可說是不生不滅之心?大德將有生有滅之無常的離念靈知心當成是常住不壞心,實為一常見外道也。

 

復次,大德既主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意即是離念靈知】,試問:

離念靈知心如何印證「何期自性本自俱足」?欲進入離念靈知境界,以人間而言,至少須勝義根(大腦)不壞,方能正常運轉,依禪定之法由有念境界逐次進入無念境界,非本來就俱足之境界;復次,無住心乃一切眾生皆本來俱足,依大德之主張乃謂已證得離念境界之眾生方俱足此無住心,真乃無比邪謬之說也;三界世間中一切眾生皆本來就俱足此一無所住之心故

 

再者,大德既主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意即是離念靈知】,試問:

離念靈知心如何印證「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離念靈知心尚且是所生法,須根塵觸方能出生故,自己尚且是被出生的法,云何謂能生萬法之心,無此理也。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CBETA, T19, no. 945, p. 109, a10-11)

 

縱然能夠滅掉所有見聞覺知,而住於心一境中,這仍然是意識分別定境中寂靜法塵的境界,仍然不是禪宗開悟明心的境界可證得離念靈知心仍然是不離法塵境界,云何可說謂為「無所住之心」?此一創見唯有極其無知之人方能創造也。

 

 《大乘起信論》卷1:「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

 就如同有一類凡夫外道,前一念因為對於法界不如理的思維而起於妄念煩惱,就在下一個念頭去壓制它,令妄念煩惱不再生起;這樣的人雖然可以稱為覺悟,不過卻是世間凡夫的覺悟;這樣的覺悟對於大乘佛教聖人而言,事實上根本就是『不曾覺悟』。」

 

似大德主張離念靈知心即是無所住之心的創見,即是聖 馬鳴菩薩所訶責之凡夫外道也。復次,五祖 弘忍大師聽完 六祖的見地後,即知 六祖已經證得真如本性,故隨後開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今觀大德之主張,即知汝不識本心,所悟異於無所住心故,可見得你所學之法都成無意義之舉,與聖教量相違故。

 

====================

補充︰

《攝大乘論釋》卷4:「論曰:又如經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各能受,為彼依。』

釋曰:復引餘教證成此義。『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者,諸根所行名為境界,如是境界,意各能受;悉能分別一切法故,一一各各能領受,故名各能受。『意為彼依』者,是彼諸根能生因故,以意散亂彼不生故。」(CBETA, T31, no. 1597, p. 340, b2-8)

 

《攝大乘論釋》卷4:「論曰:又如經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各能受,為彼依。』

釋曰:復引第二聖教為證。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者,謂此五根所行境界,唯是意識一一各別能領受義。『意為彼依』者,由此增上彼生起故。」(CBETA, T31, no. 1598, p. 402, b3-7)

 

由上論文即可明證  平實導師在《楞伽經詳解》中的一段開示:

眼識了別色塵,

耳識了別聲塵,

鼻識了別香塵,

舌識了別味塵,

身識了別觸塵,

意識了別五塵細相及諸法塵、亦了別定境幽閑法塵,

意根 末那識則了別意識之了別以及於五塵作極劣之了別,

而根本識 阿賴耶識唯了別意根 末那識之作意及思心所。

 

阿賴耶識從不於六塵境起諸了別,故為真正的「無住心」、「無分別心」。(識即是了別,於自境能知故名為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