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修行位階人物宗派佛教典籍聖地 相關內容 維基主題:佛教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無漏學
三寶 波羅密 三法印 佛性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龍樹 無著
聖天 世親 鳩摩羅什 菩提達摩
慧遠 智顗 蓮花生 玄奘 惠能
部派 大乘 小乘 顯教 密教

南傳 藏傳 漢傳

法華經 華嚴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維摩經
阿含經 法句經 大日經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瑜伽論 壇經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
藝術 制度 歷史 音樂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按影響度),是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創立的一個宗教或學說,在世界上尤其是對於東亞南亞地區具有廣泛的影響。至2010年,全世界約有4億左右佛教信眾,人數僅次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1][2]

」,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3]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按照佛教的觀點,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惟有斷滅貪、嗔、痴的人才能脫離輪迴。悉達多·喬達摩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道理。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從悉達多的道理裏,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

現在的佛教按教理劃分可分為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兩大支。佛教按歷史時期劃分可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個時間段,其中部派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佛教按地理位置可分為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二大傳承,隨著藏傳佛教的出現,北傳佛教又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日本佛教因其歷史發展和文化的獨特性,故亦有學者主張應加上日本佛教,與其他三大系並列,成為亞洲的四大系佛教文化。佛教按修行和傳授方式可分為顯教密教密教大致包括了印度的金剛乘佛教和西藏的藏傳佛教。按顯教密教劃分法,除了密教其他的就全部是顯教。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

來自鹿野苑的笈多王朝公元四世紀的釋迦牟尼佛陀佛像,現藏於鹿野苑博物館

目錄

 [隱藏

[編輯] 佛教分布

佛教被認為是第一個世界性宗教[4][5][6],在20世紀前50年中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 1951年,佛教以520,000,000信眾居首,基督教以500,000,000次之。[7][8][9][10][11][12][13][14][15][16][17][18]

佛教人口在不同地區所佔比例 (根據最高值估算).[19][20][21][22][23][24][25][26]

[編輯] 歷史背景

[編輯] 古代的社會階級制度

佛教出現前的古印度社會,婆羅門教信奉神靈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根據玄奘法師的名著《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儀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技能伎數,禁咒醫方。」

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工商手工業等,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從事更為低賤的職業。除此之外還有在四種姓外的「賤民」階層,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27][28] 唐朝留學印度的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這樣記載:「五天之地,皆以婆羅門為貴勝,凡有坐席,並不與餘三姓同行。」(印度古來譯作天竺,有東、南、西、北、中之分,稱為「五天」。)依據《吠陀》聖典,「原人」(參見《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在創造人時,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帝利從肩生,吠舍從腹生,首陀羅則從足生。時至今日,雖然經過了聖雄甘地等人的改革,種姓制度仍在印度社會有很大影響。

[編輯] 非婆羅門思想

主條目:六師外道

在公元前六世紀到五世紀,出現了各種非婆羅門思想,主要有以下六個流派:

  1. 阿耆多派:他們認為人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否認靈魂,反對祭祀,以追求現世快樂為目的;
  2. 散惹夷派:主張對一切問題不作決定說,認為哲學辯論,得不到最後的解答和知識;
  3. 末伽梨派:主張沒有業報,一切修行都徒勞,只要經過很多世,大家都會解脫,屬於定命論者
  4. 不蘭迦葉派:也是否認善惡報應,否認社會道德,主張縱慾
  5. 波浮陀派:認為人由地、水、火、風、樂、苦、命等七大元素組成,元素分離便是死亡,爾元素永存;
  6. 尼乾子派:主張通過苦行,來加速受業報,從而更快地解脫。嚴禁祭祀,嚴格地不殺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戲稱為裸行外道,後來發展成為耆那教。至今,耆那教在印度仍有信仰者。
佛陀在婆羅雙樹間進入涅槃

[編輯] 佛教史說

佛教由古印度悉達多·喬達摩35歲時創立,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二樣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前588年。當時悉達多在畢缽羅樹(佛教信徒尊稱菩提樹)下悟道,成立佛教。準備妥當之後,悉達多於是走遍恆河谷各地向人傳教。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身分的人都來聽他演講而成為他的弟子。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遊走四方,招收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到他在80歲的高齡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時,他已聲名大噪。

悉達多離開人世後,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五個比丘接受了悉達多的教訓之後,成為第一批僧侶和尚[29]。佛教的三寶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據稱這三寶乃是助人覺悟之途。

公元前第三世紀,在悉達多去逝後大約200年,佛教最大的擁護者阿育王出現了,當時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管轄。征服所造成的屠殺和暴亂使他深感憂心,於是加入佛教,並予以國家的支持。他設立佛教碑碣,舉行結集,勸諭人民按照佛教的訓誨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傳教師到印度各地和錫蘭埃及等地宣教。可以理解的是,阿育王被視為佛教的第二位創立者。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悉達多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非佛教信仰者的現代學者主張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主張大乘佛教直接來自悉達多。

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為上座部佛教)經由錫蘭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東南亞的中南半島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公元1世紀的東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後又傳入古朝鮮日本;北傳佛教於公元8世紀正式傳入印度北鄰的西藏;至此,北傳佛教分為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兩支。藏傳佛教這個教派對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極大的影響,後來又傳入蒙古中國東北等地區。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紀,藏傳佛教在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雖在古印度經歷過無比的輝煌,其影響力也廣傳至亞洲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卻逐漸衰微。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學術中心,如那爛陀寺等 大學就是教授佛法和當時科學及各家哲學的最高學府。但由於古印度佛教特重對出家人的教育,且熱衷於高深學術的思辨,而無形中相對忽視了對在家信徒的教育, 僧團遂逐步成為與在家信徒疏遠的精英集團。此外,佛教未能像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樣將佛教建立為在家信徒的家庭傳統,這樣佛教在古印度就漸漸失去了民眾基 礎。一旦失去國王們和上層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十二世紀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時,對佛教並不友善。那爛陀寺等佛教寺廟被穆斯林軍隊夷為平地。尤其是那爛陀寺的圖書館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從此消失。這一時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幾乎喪失殆盡。劫後的佛教學者多攜帶典藉遠走西藏等地。佛教聖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蘭毗尼,也淪為廢墟。到第13世紀,佛教在祂的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蹤影了。有人認為佛教採納了婆羅門教的陋習,從而加速了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但這一觀點是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

在公元二十世紀下半葉,佛教經歷另一次改變。由於中國蒙古中南半島各國的變動,佛教受到嚴重的打擊。寺院和廟宇被摧毀[30],僧尼被驅逐、監禁、甚至殺害。[31]阿拉伯人、突厥人前仆後繼地入侵北印度,並最終導致佛教在印度的絕跡。不過,佛教的勢力仍然深植在這些地方人民的思想之中。

阿難尊者畫像

[編輯] 基本教義

主條目:佛教術語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以四諦十二緣起為核心。

[編輯] 輪迴

主條目: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脫的有情眾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注意:輪迴的學說不是佛教新創的學說,佛教產生之前婆羅門教就有該學說,至今印度教各派仍然有該學說。

[編輯] 三法印

主條目:三法印

三法印即「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 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 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 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三法印之前二法印是佛教與在其之前的婆羅門教的不同之處,至於第三法印「涅槃寂靜」,印度教(婆羅門教)也是講涅槃的,由於印度歷史年代不清,今日無法判斷是佛教學習印度教(婆羅門),還是印度教(婆羅門教)學習了佛教。佛教許多方面承襲或相似於婆羅門教,如禪定苦行等, 但前二法印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不同處,為佛教自身所創。此外,三法印也是佛教的核心價值,與其他宗教不同的,佛教允許在謹守三法印的價值與教義上,對其他 方面進行方便性變動、改變、變化,即是不違反三法印,可以用各種方式傳教、修行,包括用密法加速修行(如密宗),也因此使佛教富於變化與多樣性,相對的有 部分宗教對於教義、教規、教條、傳法、授法、修法等有著較嚴格的堅守性,不允許任意或隨時地需求而變異。

[編輯] 四聖諦

主條目:四聖諦

根據佛教,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死亡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不是徹底消失,仍然會輪迴不息,不論在地獄還是人間,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32] 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於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33] 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
  •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34]
  • 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34]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編輯] 十二因緣

主條目:十二因緣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著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無明」是指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因對五蘊因緣生而當下敗壞不知而生起貪愛,生起貪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稱為「行」。

由此執為有我進而推動的意志行為,驅使「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此為內在活動。

而我們真正可以觀察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色聲香味觸法」,而升起六種覺知「六識」,上述為「六入」。

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簡稱為「受」。

由樂受引發貪愛,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

由取而引發「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

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

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覺悟到十二因緣而得到解脫的修行者被稱為解脫者。不論是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是以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的真相,從而覺悟,並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而達到圓滿的解脫。

[編輯] 佛教理論的發展

以上所講的四聖諦是喬達摩悉達多在世時對其弟子們宣講的教義,這些教義後來被現代學者稱為原始佛教。有人主張, 喬達摩悉達多滅度之後,佛教經歷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幾個主要階段。但此一觀點並未得到普遍認同。無論如何,四聖諦始終是佛教理論的基礎。

[編輯] 部派佛教

主條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