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家人和朋友都不信佛,他們不但不信佛還阻止自己學佛,他們都說我在信迷信,跟他們講佛法,他們還誹謗佛法。這個時候如果選擇出家,丟下家人不管有罪嗎?請慈悲開示。
師:這是你對佛法不夠瞭解啊。說你是迷信,你到底是不是迷信呢?不一定不是迷信。因為你沒瞭解清楚嘛,你瞭解清楚以後自自然然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啊。不是你 選擇出家來解決這個問題,而是你真正地先明白以後,這問題就沒有了。所以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成佛是無上的覺道,所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一切眾生的 總皈依處。回歸到本源。這是一座大的高樓的最精美最頂上的一層,但是它沒離開地基啊,地基就是我們處事待人之道,如果我們沒有去認真地去面對就出問題了, 我們太偏激了,造成你家人朋友的不理解、不信,還誹謗,這是誰的過失呢?自己的過失。
因為佛是無形無相,眾生應以什麼心來感,佛就現什麼身。所以他現在不能夠瞭解那麼深,你告訴他,佛讓我孝養父母,那你父母會反對你嗎?他肯定不會反對你。 佛讓我們尊敬師長,老師長輩還會反對你嗎?決定不會反對。佛讓我們慈悲對待一切眾生,你的朋友也是一切眾生裡面的,你處處對你的朋友好,你處處去幫助他 們,他們還反對你嗎?還說,這個人好啊,學佛以後變樣了,以前不知道孝順父母,現在懂事了,長大了,這個佛是正確的,是要學的。他不但不會誹謗還會讚歎佛 法。這才是正法這才是正理。
所以我們要應機說教,然後不斷地讓他們有所瞭解,才能夠讓他們正確地修學佛法。所以不能夠不契眾生的根機啊,我們自己一知半解才出現這些違緣,這個時候怎 麼辦呢?我們要恆順眾生啊,時時處處為家人著想,時時處處體諒你的朋友。你學得開朗了,學得懂事了,這是佛教的第一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 十善業,這是第一步嘛。有了這個基礎了,你選擇出家也好不出家也好,你這一生都有所成就。出家是什麼?出家是為眾生犧牲奉獻,度眾生嘛。在家你認真修行也 照樣能夠成佛成菩薩。不在於形式在於你的覺悟程度。在於你往世的因緣,你有出家的因緣有可能就出家,你沒有出家的因緣,強求也強求不來的。
所以萬事萬物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我們遇到了這個家庭,遇到了你的環境,你不能夠嚴厲地違背啊。違背是錯誤的。應該怎麼樣呢?佛告訴我們逆來順受,就地還 家,就對了。你是個家庭主婦你要完成你的使命,照顧家庭、照顧孩子,在照顧家庭,照顧孩子的同時,我認認真真地修行老實唸佛,也沒有妨礙你的工作,也沒有 妨礙生活,也沒有妨礙你修行,你也成佛了。這也屬於一心不亂。因為你一生堅持一件事情,你沒有亂掉嘛,所以是很殊勝的。
關鍵的是我們這個心不夠堅定,我們今年學了,明年不學了,我這個月學了,我下個月不學了,不能堅持下來,在哪個行業都不能成就。所以說修行不是選擇一個好 的環境、選擇一個什麼狀況你就能成就了,是你要在你的本位環境裡面,能夠和光同塵,把大家都感化了,那時候別人就沒話可說了。佛法所謂的是合情、合理、合 法,沒有說讓你斷然的,學佛幾天了,把你現前的家人、朋友全部拋棄了,說我學佛了,把你們全部不來往了,斷關係了,見了就吵架,我學佛了,你們干擾我清淨 心了,那你的家人就該說了,這個人學佛真學迷信了,不但學迷信了,還學成走火入魔了,這是錯誤了。
要怎麼辦呢?要明確地認識這是一個緣分啊,我們要認真去面對。我們講著話聊著天,心裡面是阿彌陀佛;我們想的這個事情要圓圓滿滿地把他圓滿了,還要不離開 你修佛的道路,這才叫善巧方便,這才叫智慧。佛門常講的慈悲為懷,方便為門。要善巧方便就是讓他們也歡喜了,也不反對你了,你減少了障礙,你的學佛修行就 更踏實了。所以對立不能解決問題,唯有你的一個寬容的心,你有著這麼一顆的慈悲心,把這些問題都給化解,這些事情自自然然地就都給解開了,沒有問題的。
其實人和人之間是沒有矛盾的,矛盾來源於什麼呢?來源於不溝通,來源於互相有了誤會沒有及時地去通信息,日積月累的就變成了一些障礙,出現了問題。大 家都在猜測,這個人是不是在說我的壞話?這個人是不是在想陷害我?我要防備點,你這樣想他,再加上他也這樣想你:哎呀這個人怎麼樣,好久沒來往了,哪一天 以前還有點過節,是不是有仇恨了?越想越深,越想越複雜,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樣就想出問題來了。那我們應該怎麼想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想這個人不會害我的, 這個人不會是壞人的,都不錯,都挺好的,你想他好,你的心傳遞的這個信息是好的,這個人肯定會被你度化的,肯定會對你好的。因為佛告訴我們心佛眾生,三無 差別,起心動念,周遍宇宙,你起心動念,這信息這波動已經傳過去,雖然他這個心比較亂,接受不了,但已經受到干擾了,你已經把好的信息傳過去了,所以佛告 訴我們常生歡喜心,讓我們法喜充滿,不想煩惱,不想別人對我們有過節,不想惹人恨,把這個淡化了,把這個放下了,那你說那多麼好呢,多麼自在呢。
學佛入門,我們怎麼樣入門呢?不是真的有一個大門,我們入了,而是日用平常當中,把我們的心門先入了,先把我們自己搞清楚了、搞明白了,就沒有障礙了。要 知道現在懂佛法的人少,不懂的多啊。雖然學佛了,也去燒香拜佛、也可能在唸經啊,真正懂得正知正見太難太難,不容易啊,所以以煩惱心學佛,學來的是什麼? 是煩惱。
40歲學佛了,40歲之前所感染的這些煩惱、習氣啊,全來了,都在哪裡呢?都 在你的意識裡面存在著,這個時候做什麼功夫呢?這個時候就是做清洗的功夫,唸佛也好,唸經、念什麼也好,清除腦海裡面的業障,這個業障是什麼啊?就是你這 幾十年的煩惱習氣、這幾十年的習慣,要把它給清除掉,你才能夠純淨純善的,純淨純善的佛法你才能夠接受到。否則佛法是純淨純善的,我們的真心也是純淨純善 的,中間,隔了幾十年在這社會上,這人生中感染的這些不好的習慣在裡面。
所以說我們現在的學佛,現在做的工作是清洗,我們每天誦多少佛號,念多少經,這不是存功德的時候,而是消障礙的時候。這障礙是怎麼一回事?是 我們煩惱已經養成,這四十歲的人生已經定位了,社會的所見所聞已經根深蒂固了,已經成型了。造成這個框架以後,就會知見非常的多,我感覺怎麼樣,我會怎麼 樣怎麼樣,會有自己的感覺,這是對還是錯呢?用自己的知見分辨萬事萬物,不能用一個客觀的事實來面對。在這個時候,我們每個人在人道當中是沒有什麼問題, 如果真正的所謂的超凡入聖、真正這生想超越輪迴,那就要從頭開始,放下我執我見,回歸到清淨自在那才是對的。如果我們用我們的知見去學佛,你不是在學佛 法,不是增長智慧,是增長我執我見,是在增長自己輪迴當中很多的這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說,祖師告訴我們老實唸佛很有道理的。老實,什麼樣的人是稱為老實 呢?因為他的妄念少,所以他很老實。這種人多半都是很清淨很自在的人。
------------------------------------------------------------------------
問:晚上可以讀《心經》嗎?在網絡上看到,有說晚上不能讀《心經》之說。理由是招來邪靈和鬼道眾生,對讀經者不利。我很喜歡持誦《心經》並且昔時印光大師也很推崇大眾唸誦《金剛經》、《心經》等大乘經典。請慈悲開示。
師:我沒有聽說讀《心經》能夠招來邪靈鬼道眾生,這個說得有點太離開原則了。《心經》是可以讀的。但是主要的我們要明了,讀經不是目的,讀經是方法是手段 而已,目的是讓我們真正的這個心能夠清淨下來。真正能解決,比如,你晚上會做噩夢,你讀遍《心經》,念一個小時的佛號,解決了。或者睡不著覺,讀幾遍經, 念幾句佛號你睡著了,起作用了。所以歡喜讀是很好的,我們就應該歡喜讀經,我們才有機會開悟。
至於祖師推崇大眾誦這些經,關鍵還是對哪些程度的人而說的,這個是比較重要的,對什麼根性的人而說的?所以,祖師說的絕對沒有錯,我們肯定講,但是,關鍵 是跟誰說的。是不是跟你說的?如果跟你說的,肯定沒問題。不是跟你說的,就要看看你自己的根機,你自己的根性了,你適不適合?如果適合你就可以做,佛門裡 面是講自由啊,你適合可以做,不適合可以不做嘛。所以說我們要明了一個原則,我們現在到什麼程度,我們現在適合誦什麼經,我們自己比誰都清楚。
認真地修行,這生就能夠有所成就,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的。既然學佛了,哪一個人不想這生有所成就呢。主要的,還要我們找對方向,學對了法門,然後真正 的讓我們每一個人對根機沒有錯誤了。你適合哪個根機你選擇哪個法門,剛好契機又契理,那你這生成就了,就沒有問題了。如果不能夠契機光契理,那我們不能得 受用,如果光契機不契理,那也不是佛法。
佛法就是真理,所謂真理就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度眾生之機嘛。不契理那不是佛法了,不契機眾生不得受用,一定要契機契理,讓一切眾生都得到真實的受用啊。 這才行。所以佛法每一部經都契機都契理。那是對誰說的呢?那是對當機者說的。那我們不是當機者,我們就要老實一點,佛讓我們末法時期唸佛成佛,我們就老實 唸佛,佛讓我們放下煩惱,清淨,我們就清淨了。這是聽話老實啊。所以印光大師也教導我們敦倫盡分、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印光大師經常講的,這也是非常契根 機的,也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的。所以我們要敦倫盡分、信願持名、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