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關口時有業現前是正常現象

我們凡夫,潛意識裡面習氣的種子太深厚了,有些業現前或者現行了,這是修行道路上的一個正常現象,每個人要突破關口的時候都會出現這些現象。

 

能 夠突破一分,將來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就瀟灑一分。如果現在這個時候你都很難控制得了,到臨命終的時候病苦現前,根本不能下意識地去唸佛、憶佛了。那時候業識 的力量更強,那人就跟著這個力量走了,這就是佛所說的「強者先牽」。輪迴的真因就是你哪一個念頭、哪一個習氣最強,潛意識裡哪一個力量最大所致。如果你能 把這種力量降伏了,那你的生死自己就可以把握了。

 

佛法博大精深,我們在其中可以說是心想事成。你想得人天福報,你就能得到;你想得世間的福報,在佛法裡也能得到,很容易;想成佛菩薩,也能得到。這是佛法的偉大之處,關鍵是你自己想要得到什麼。

 

你 不想輪迴了,想到極樂世界去,想得到佛菩薩的果報,是自己的事情,這是一個必須要明確的目標。想去極樂世界就要有「願」,這個願力就是修行的過程。你發了 大願是你「行」的前提,是一個堅固的支柱,有「願」才有「行」,沒有願力就談不上「行」。如果你不願意去,那你這個「行」自然就是散亂的。

 

這 個「願」發了以後,在「行」的過程當中,必然也會出現種種的妄想。就像昨天的法會裡我講的那樣,我們這個意識,就像一棟很大的房子,有壞的習氣、好的習 氣,也有佛菩薩的佛緣、佛種,都在這裡面沉澱著。這個時候你發願要將這個房子打掃成清淨無染的,要將所有污濁的東西給清除掉。在你打掃的過程當中必定會塵 土飛揚,惡的種子、善的種子、佛的種子都會翻騰起來,要知道這些都是虛幻的東西,把它們全部清掃掉了以後,你才能見到清淨的淨土,見到佛菩薩的淨土。

 

團隊和順之道:找好定位,敦倫盡分,佈施歡喜心

我 們在現實生活當中,自己把自己的定位定好很重要,定好位之後自己就很少生煩惱。一個道場、一個團體當中,必然會出現形形色色的事情、形形色色的人,你在這 裡面自己沒定位好,沒有一個很好的心態,你這是自找煩惱,而且讓大家都煩惱,也影響了整個磁場,這是大家都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比如看到一個人來佛門供養一下,想求點福報,或者在佛門裡想求得什麼利益,看到這樣的人,咱們也隨喜讚歎。為什麼呢?這比那些沒有聽聞佛法的人要強得太多太多了,最起碼在他的八識田裡又增強了一些佛的緣分,這是可喜的。

 

在 佛門,大家都有一個「求」的。如果沒有「求」,那就已經成佛了。彌勒菩薩他沒有求了,因為人家是等覺菩薩,當來下生就成佛了,所以他住的兜率天叫知足天。 我們凡夫有的求現前的平安、富貴,有的求來生的平安、富貴或者來生生天,有的求來生成佛、往生淨土去作佛菩薩,還是一個「求」啊。「求」是沒有錯的,這是 眾生的願望。佛的心量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而且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進入佛門,不一定這一生當中都能成佛,關鍵是你這生當中的定位是想成佛還是想得人天果 報,然後怎麼去達到這個願望,這是最主要的。

 

我們為什麼要去學道,為什麼放下世間的一切在這裡修行?因為我們想求的是佛果,想求的是出離啊!現在哪個人缺吃缺喝啊?現在的社會,找個工作就會衣食不愁,生活就會有著落,為什麼大家都願意放下這些來學佛,來修行,是為了超越而來的!

 

所以首先自己要有一個目標,然後在自己有能力的基礎上,敦倫盡分,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這個時候你就瀟灑自在了:我能做的、我能管的、我知道的,我盡力去奉獻,去為大家服務,去修福,否則我就去老實唸佛。

 

在 我們這個團體裡面,決定是發揮一切人的優點,改正一切人的缺點。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崗位都有,有在外面做事的,有在裡面做事的,有修行的。唸佛的,就敦 倫盡分地老老實實唸佛,其他的事情由負責管理的人去做,這樣大家都安穩、都自在,這個團體就和順了,因為大家都是一個共同的目標。

 

我們生煩惱也是正常的,因為我們還是凡夫,還沒有修到那個程度。但是我們要明了,我們現在擔當的使命是什麼?我們自己能做的是什麼?一定要把自己的歡喜心佈施出去,把自己的煩惱、習氣之門關起來,佈施出歡喜心,讓一切眾生都歡喜,這就對了。

 

學佛的基礎,最重要的是心量

我 們學佛的基礎,最重要的是心量。心量不大,你就沒有歡喜心。人家剛入佛門的,你對他那些苛刻的要求、苛刻的規矩就會把人家給嚇住了。一切事情都有個規範, 都有它的自然規律,一個事物從不認識到認識必須有個過程的,你不允許人家有這個過程是你的錯誤,你要用你的標準去衡量一切人是你的錯誤。如果佛菩薩要用佛 菩薩的標準去衡量一切眾生的話,那問題就太嚴重了。這個娑婆世界天天生煩惱,佛菩薩為什麼不生煩惱?因為他看得明白,所以他不生煩惱。你生煩惱是你自己有 問題。

 

我 們一定要清楚,菩提道上決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像昨天法會我講的那樣,磁場難遇、善友難逢。善友就是一起結伴修行的道友,都是多生多劫的共修積累的這個因 緣,這樣難逢的機緣是可遇不可求的。因為人的一生中,想法念頭個個都不盡相同,此生能聚在一起修道,那就說明是有這個共業的。這個共業的具足就是過去生 中,大家所想的、所追求的達到了現在的這個程度,所以我們每天都應該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感恩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事物。

 

就像我在靜修(閉關)的這幾天當中,雖然在關房裡面,但是我能感覺到你們的熱心、熱情,你們的真誠已經傳到我的關房裡去了,我已經感受到了,是你們也有這種加持力,所以才能那麼祥和、那麼順利地共同成就了這件事情,不是一個人就能成就的。

 

佛法是因緣而生的,如果沒有眾生,佛菩薩就不到這個世間來了。佛菩薩來世間是要給眾生把這些事情講明白了,把世間的事情解決了,因這個大事因緣才顯現在世間的。

 

我 們在修行的道路上,要感恩一切人。有人讓你生煩惱了,你要感恩他;有人罵你了,你要感恩他;有人批評你了,你要感恩他。為什麼?緣分難遇。你一生當中能遇 到幾個人來批評你?能有幾個人來罵你啊?這個緣分都是難遭遇的,所以人家替你消業障了你應該高興才對啊!眾生不明白,還以為怎麼這人天天和我作對,天天給 我找麻煩啊?給你找麻煩的人其實就是你最大的恩人!

 

有的人家庭不和,鬧得很惡劣,矛盾重重。現在你學佛了,你覺悟了,這些事情就是你的老師,教會你看清楚了世間。在逆境當中,我們更應該生起感恩之心,不應該去分別計較,不應該把這些都放在心裡面。

 

大 家聚在一起修行都有煩惱都有習氣,都還在進步當中。今天是這樣的,但明天可能會進步一點兒;今年是這樣,有可能明年會進步一點兒;明年後年不斷地進步,總 有一天會成就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福報、有沒有能力維持這個道場,維持這個善緣?這在於我們自身的心量,還是那句話:一個團體,外面的力量是永遠摧不毀、 永遠破不了的,誰能破?自己能破。是自己的煩惱習氣在破,自己生煩惱影響了磁場,影響了大眾的清淨修行,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把自 己的歡喜佈施出來,就像大肚彌勒菩薩一樣,將自己的真摯展示出來,把自己的誠心和盤託付出來。

 

修行過程中,如果自己的心量那麼小,怎麼能降伏無邊的煩惱習氣?只有降伏了自己的煩惱習氣,才談得上普度眾生,談得上去為佛法做表率。你的世界是你自己的心量變現的,你看別人不順眼,是你自己生煩惱了,自己心裡已經出問題了,不是外面讓你生煩惱的。

 

一 定牢牢地記住,任何事情讓你生煩惱了,你先不煩惱,先生歡喜,事後你再冷靜地想一想是誰出問題了,恆生歡喜心就對了。佛說要常生歡喜心,我們順境生歡喜 心,逆境也生歡喜心,一切種種的順、逆境來了你都生歡喜心,這樣大家才能歡歡喜喜地奔上菩提大道。如果你就這麼小的一點兒心量,總是生煩惱,那怎麼能容忍 眾生,容忍這個世界呢?口口聲聲地要普度眾生,要為一切眾生服務,自己的煩惱心降伏不了,那世界眾生來了,你豈不要氣死?

 

尤 其我們遇到這麼殊勝的緣分,遇到彌陀大願菩薩為我們作證轉示現,我們更要明了,不是一生當中隨便就遇到了。要知道,環境易得也易失。易得,就像我們現在, 感覺這樣輕而易舉地就聚在一起了,但是深想起來卻不是這樣簡單的,大家吃了多少苦才遇到真身,遇到真佛,才能夠相聚;易失,當我們忽然哪一天失去了,就會 知道此生真是太遺憾了,把自己這樣大好的機會給錯過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