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研究了很多佛經,總不能理解,為什麼呢?

 

    師:阿羅漢也叫無學,是在世間學了很多,學完了,畢業了。有的人學世間法很長,學了無量劫,還沒畢業,為什麼呢?因為你執著的世間法,是來源於自己的意 識,它是兩個層面的,你所能思維的、這些能轉變的一切事物都是建立在你的情識的層面,佛法是建立在心性的層面,兩個源點不一樣啊!不能用情識來衡量佛法。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丈野狐】     
      有一老人,在百丈禪師處聽法,對百丈說:昔我住此山,有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答他:「不落因果」,以此錯誤,五百世墮野狐身,請和尚為我下一轉語,師說:你問吧,老人便問,師答:「不昧因果」,老人大悟說:今我已脫野狐身,明日在山後,乞依亡僧之例焚化我身。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佛說的到底是「空」還是「有」呢?

 

    師:昨天來了一位金融界的同修,他用金融界的剖析學很細地來思維佛法,問了一大堆的問題,我說你要是這樣學下去的話,這個知見就出狀況了。一會兒這樣的問 題,一會兒那樣的問題,結果是把自己給搞亂了,而且自己沒有正確地對待。看了很多書,非常雜,結果自己找不到一個宗旨了,亂了,沒有信心了。佛一會兒說 「空」了,一會兒又說「有」了,到底是「空」還是「有」呢?一聽到又是「空」又是「有」就急了,這是自己在修行過程當中出了偏差。

 

    所以佛告訴我們兩種人最好度,一種是上根利智,一聽一接觸,就聞思修圓滿得道了。人家這聞就是思,思就是修,聞思修是一體的,不是我看佛經了,然後回到家 去思考,然後我再去修,分開了以後這個問題就嚴重了。因為你去「思」的這個狀態,叫「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所能解釋的東西和佛是不相吻合的。聞思修時我們 的清淨心到一定的程度,「聞」是接觸,「思」是明了,「行」是我們的心性所感悟到證得的這個狀態,是一體的。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如何理解「心中有佛,遍地是佛」?

 

    師:我們一定要明了,所謂的「佛在心中」,深化一點講,佛在你哪一個心中?你的心在哪裡呢?把你的心拿出來給大家看看,你拿不出來。所以我們說這句話很抽象。只是學著說「佛在我心中」,你連你自己的心都沒有找到,那佛在你哪個心裡呢?

 

    佛到底在哪裡呢?在《楞嚴經》上就講得很殊勝了,佛與阿難的一段對話非常經典。佛問阿難:「心在哪裡?」阿難說在裡面,又在外面,又在非裡面非外面,找了 七處都沒找到。阿難慌了,人沒有心還行啊?找不到了。那你的心都找不到了,佛在哪裡呢?所以說我們說這個話,真正的意義不懂。真正的佛是什麼呢?真正的佛 是我們的見聞覺知。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既然所有都是一個法身,就是說甲也是一個法身,乙也是一個法身,那法身只有一個,這個法身到底是甲的還是乙的?

 

    師:是一體的。比如說你看這個壺,你這樣看它是一個圓的,如果你往下看,它是一個扁的。圓的跟扁的不是一個概念,那你說到底是圓的對還是扁的對呢?你說這 個壺是扁的,是對的,說明壺的體形是扁的;說是橢圓的,它也對。所以你說法身是甲的也對,是乙的也對。法身在甲那裡可能是個橢圓的,在乙那裡也有可能是扁 的,因為你的角度不一樣,所以變化出來的也不一樣。

 

    法身是無所不能、無所不遍,就像他們形容上帝一樣,如果上帝真正達到無所不能、無所不現、無處不在的話,那說的就是法身,說的是如來,佛門裡面把這個事情 解釋得很清楚。他們雖然知道上帝是這個樣子的,但是他們不知道什麼叫上帝,為什麼叫上帝?沒有佛講得這麼透徹。他以為上帝就是有這麼一個形狀,能變化出什 麼樣的東西,能變化出一個什麼身份,還有一個分別執著,沒有佛說得更透徹、更具體。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師父,請問我們自性是一體的,就是明心見性那個自性,那它有分別出來嗎?有個體嗎?我到了西方淨土以後,乘願再來,那是誰要來誰發願,誰就能來嗎?

 

    師:自性是一體的,一切眾生同一個自性。佛性裡面沒有個體,個體是應化的。佛有三身,有報身、法身、應化身。應化身有分別執著。這個應化身所謂的分別執 著,是應眾生的感應,就像我剛才講的韋馱菩薩一樣,眾生感應是要惡的來教化,韋馱菩薩拿著金剛杵就來了;這個人已經受到很大傷害,很痛苦、很苦惱了,需要 我們去安慰給他溫暖,韋馱菩薩有可能就變成一個很慈祥的人來勸化了。但是他不是自己有分別,不是說「我一定要變成一個惡人」,也不是說「我一定要變成一個 善人」,是應眾生的需要而變現的身份,這叫應化身。

 

    法身是一體的,法身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的,真正地遍一切處,哪方面的眾生有感,他就變成什麼樣的狀況來應。我們口渴了要喝水了,水是哪裡來的?法身變的;我們餓了要吃飯,飯是從哪裡來的?也是法身變的,來滋養我們這個身體。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師父,地藏王菩薩這麼慈悲,怎麼會化鬼王身呢?

 

    師: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也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三十二化身。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會現什麼身,所以不一定。有可能會以婆羅門女的身份,有可能以鬼王的身 份,也可能會以菩薩的身份,也可能以童男童女的身份,或者以一個普通百姓的身份示現。他們化身不一樣,但目的、目標是一樣的——讓一切眾生因他們的示現而 開悟、得到真實利益。

 

    所以,我們讀經、唸佛,明白佛的真實義是告訴我們:一切恭敬、一切平等。不知道哪一個人是佛菩薩的應化身,說不定你最瞧不起的這個人,他就是佛菩薩的應化身。因此我們在日常修行、生活當中,對一切人都要有恭敬心。佛教我們一切恭敬,就是這個道理。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正存在的嗎?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都確確實實存在嗎?祖師大德說的話都可信嗎?我心中的疑惑很深,有時很相信,有時就會產生疑惑,我相信和我一樣疑惑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人心裡都會疑惑。請師父慈悲開示。

 

    師:到底有沒有極樂世界呢?佛說有嘛。佛說有,那肯定有的,當然有。如果沒有的話那佛不變成妄語了嗎?《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 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那佛說有,當然是有。所以說極樂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阿彌陀佛也是真實存在的,觀音、勢至也真實存在。

 

    關鍵的是我們怎麼樣能夠見到,我們怎麼樣能夠相應?如果我們的心是亂的,我們的心是煩惱心的話,那極樂世界就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離我們很遙遠。如果我們 的心地清淨,真正到了純淨純善,極樂世界在哪裡呢?極樂世界沒有離開我們的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在極樂世界裡面,極樂世界也就在娑婆世界裡面。為什麼呢? 極樂世界是一切眾生真心本具的世界,不是外面來的,是我們的自性能變成極樂世界,也能變成娑婆世界。煩惱的時候,極樂世界被你的煩惱變成了娑婆世界;你覺 悟的時候,把娑婆世界又回歸到了極樂世界。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師:在佛門裡面講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性」。我們為了對佛法的尊敬,為了對佛性的尊敬,就保持了原音沒有譯過來。主要是讓我們明了,知道學佛的最高境 界是讓你成就無上的覺悟,成就無上的正知正覺。這是一個核心問題。讓我們有無上的覺悟,這是我們學佛修行所要達到的目標。因為我們對佛的尊敬,不是用言語 所能夠準確圓滿地表達出來的,所以沒有翻譯。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是表什麼呢?表我們認真修行,我們精進用功,一定能夠見道,一定能夠知道。這樣我們理解了以後才有下手之處。我們只提到他是 佛性,他是無上的正知正覺,這是究竟義,如果方便說就是讓我們精進修行,努力去做,做到了以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就得到了,得到以後問題就迎刃而 解了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師父,怎麼把握「隨緣」和「努力」這個度呢?

 

    師:隨緣就是努力,努力就是隨緣。

 

    同修:那我做不下去了,是隨緣不做了,還是我要繼續努力啊?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請問佛教的人生意義是什麼呢?

 

    師:佛法普及非常重要,為什麼會問這些問題?因為對佛教不瞭解,對佛法的認識不夠,才有這些種種的疑慮、種種的問題。不光光是佛教裡面的人生的意義,我們 每一個人生命真正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無過於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看清你是因什麼因緣而來,因什麼因緣而走,來從何而來,走從何而走。去哪兒了?非常重要 啊!這叫覺悟。覺悟人生,覺悟了人生才有意義、才有價值;不覺悟,就是醉生夢死。醉生夢死的人生,意義又從何談起呢?

 

    所以說佛法,自始至終是談覺悟人生的真相,覺悟事實真相,真正明了你的人生,明白你的生活環境,明白你與整個宇宙的關係,讓你明白這個道理。那你說這個意義大不大?深遠不深遠?可以說對我們每一個人,這個意義都非常的深遠,都非常大!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請問,初學佛做功課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下手呢?

 

    師:給同修們定功課時,因為考慮到大家剛入門,在社會上畢竟有很多的工作、很多的事情要做,早晚功課不一定能夠堅持。後來我就起了一個善巧方便的願,就是 讓初學者可以從方便入手:誦三百部《地藏經》、念一百萬聲佛號、禮佛十萬拜。如果精進、有寬裕時間的,一年就能完成;如果時間很緊,工作很忙,兩年差不多 也可以完成。完成之後做一個大回向,以此作為自己修行的第一步,作為自己初學佛時的一個方向、目標。當時我是給他們這樣規定的。

 

    這 個好在哪裡呢?因為這樣對事務繁忙的人修行就很方便了,不是要求你每天早上一定要幾點起來、晚上一定要怎麼樣;也不是要求你早晚一定要做固定的功課。比如 我今天有時間,我可以讀三部經,我明天沒時間了,我可以暫時不讀。有的時候很忙沒有做,那不忙的時候可以多做一些。總之在一年或兩年之內把這個功課完成就 可以,這就沒有壓力了。所以有時間我就多讀經、多唸佛、多磕頭,今天我要出差了,沒地方磕頭,那等我回來我再把這個功課補上。在一年或者兩年之內把這個功 課完成,然後做個回向,就圓滿了。用這個善巧方便的方法,讓初學、新皈依的一些居士同修們來做。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什麼是「聞、思、修」?應該怎麼理解?

 

    師:「聞」、「思」如果沒有行的基礎,你所聞的也是你的意識,你所思的還是你的思想,不是佛的思想。只有你真正有了修行的基礎,有了破煩惱的基礎,這時候的「聞、思、修」才能夠算得上和佛相應。

 

    我們是這樣的:「我要先聽聞,然後我再去思、去修。」如果你沒有修的基礎,你的思、你的聞,不能保證是正知正見。往往我們是:我們聽了很多年的經,我們在 聞;然後我們回去以後好好地去想,好好去思維;接著我們就按著這個做——你已經落在潛意識裡面去了,你所得到的已經是垃圾了,那個行為能夠標準嗎?不能標 準,不能正確。所以要邊修、邊聞、邊思,三者是同時完成的。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 修:師父,您說因果不空,不昧因果,只要參透「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原理,不必求什麼。可是唸佛可以消罪,「唸佛是因,成佛是果」,世間的一切,還有什 麼求不到?過去我們無知所造的種種罪、種種業,經過真心懺悔,誠心改過可以消業,那釋迦牟尼佛的三個月馬麥之報,是否與因果定律有矛盾?

 

    師:對啊,如果你真正覺悟了,真正看明白了聽懂了,你的問題就解決了。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對於這個理論、這些事情瞭解得不夠透徹,所以才有我們迷茫的種種地方,這是正常的,這個問題瞭解了,豁然開朗,問題就沒有了。

 

    三個月馬麥之報,沒有矛盾,這就是第一句所說的「因果不空」。佛在經上講:「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成佛了,有沒有這個 「受」呢?沒有。有沒有這個「報」呢?有。現象是有的,但在佛的內心深處沒有痛苦。他示現到六道里面來,在這個人間作佛了,六道里面是什麼東西來維繫的 呢?因果。這就是表「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修:佛說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那我們回向的時候,是不是回向給一切眾生就可以了,不用再給自己的冤親債主回向了?還是兩個都要兼顧?

 

    師:不是單做或兼顧的問題,關鍵是兩個是一樣的。自己的冤親債主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自己,自他不二。你還有分別,你這個心就不清淨,你回向的力量 也不夠。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心不清淨:「你看我還有多少冤親債主,他還有多少冤親債主。」你這個心哪裡是在唸佛、誦經呀?都在冤親債主上面了。冤親債主還 會笑話你:「這個人為什麼要給我回向呢?因為怕我找他麻煩,所以他想賄賂我。」如果我們正知正見,認真修行,心地是清淨的,你不給冤親債主回向,冤親債主 都是你的護法。三十六位護法神,天天跟著你。你這個心天天想著冤親債主,那麼煩惱,沒有清淨,冤親債主看到你還嘲笑你呢。你還沒有功德。因為得不到嘛。

 

    所以我們一定不要迷信,一定要有一個正知正見,非常重要。眾生有沒有?肯定有的!冤親債主有沒有?肯定有的!但我們是在三度空間,他們是在四度也好,五度 也好,二度也好,不用管,因為他跟我們人的維度是不一樣的。我們為什麼天天想著他們,不天天想著佛菩薩呢?只有這樣,你不干擾他的生活,他也不干擾你的生 活。你天天想他,把他裝在心裡面,牽腸掛肚的,他也天天不舒服呀。你又找他幹什麼呢?也不對。所以說我們要有正知正見,你是在學佛,不是在學冤親債主。

 

valeriu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